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

雖然暫時折翼,也要繼續飛翔

看報紙或是其他平面媒體的時候,除了新聞內容,你還會注意什麼?


 


 


我會有個習慣,看一下撰文的記者是誰,寫文章跟唱歌一樣,同一個人寫的東西都會有類似的風格,就好像聲音的辨識度,不管好不好聽,但讓人一聽就知道是誰唱的,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成功。


 


 


我最近一直在找中華男籃集訓的新聞,有一些網站、PTT的討論區甚至是球員的部落格,多多少少會透露一點消息,但是我還是希望有完整平面的報導。這在現今的媒體生態好像是困難的,因為我們的媒體對於體育的報導,除了王建民還是王建民,偶爾加上一些小小郭,另外除了洋基還是洋基


 


 


是我的觀念不正確嗎?我以為為國家出去打仗的孩子所受到的關注應該不亞於或是超過在異鄉打拼的孩子吧!(也不是全部的異鄉遊子都受到關愛就是了)


 


 


何況今年下半年棒、籃球的亞錦賽都是很重要的,那攸關於我們能不能在這兩個項目拿到2008北京奧運的門票,目前我們能夠參加團體項目只有早就已經拿到奧運資格的女壘而已。


 


 


昨天蘋果日報終於做了全版的報導,裡面關於信安的部分,久違的台灣飛人,在不堪回首的季後賽之後,終於讓我看到一篇比較完整的消息。他不但參加了集訓,而且還是球隊經理鄭志龍口中,除了志傑以外,最認真的球員。


 


 


比起某大球評沒有訪問到本人還可以寫出一大篇「自以為是的揣測」以及「粗糙矯情的心理分析」堂而皇之的登在雜誌上,蘋果日報這位馬大偉記者只引述了信安的說法跟教練的看法,還有他觀察到的練習情形,沒有加入很主觀的臆測之詞,最後還鼓勵了這位努力要找回昔日榮光的球員。


 


 


我注意到很多次了,馬記者寫的有關飛人的文章是唯一會讓我嘴角上揚的新聞,因為他裡面都會引述信安自己的說法,沒有故意矯飾的痛心疾首或其他的情緒性及過度文藝包裝的用詞,只是陳述後再稍微潤飾一下,是難得一見正面而溫暖的報導方式。


 


 


我推這位記者的寫作風格,雖然他有點掃把星,我記得每次看了他報導信安的宣言,下一場不是受傷就是打的很差。

 



 


這一次的瓊斯杯和亞錦賽,我其實是不希望信安去出賽的,除了因為腳傷,也不知道他在經歷這麼嚴重的挫折之後(距離讓信安摔超慘的SBL季後賽也不過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心理層面恢復了多少?


 


有了台灣籃壇新一哥林志傑的中華隊,是否還有飛人先發的空間呢?那些球評及鄉民,會不會又在他上場的時候毫不留情的批評呢?


 


但有的時候我又私心希望飛人可以在國際賽重新站起來,找回屬於他的光彩,這是最好的舞台,但是這會不會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


 


轉念想想,信安曾經一場球上場20幾分鐘得分只有個位數,甚至是整場像遊魂,不攻擊也不防守的球賽我都看過,借用一位作家的說法:如果已經躺平,還有繼續墜落的空間嗎?


 


 


如果他找回了奮鬥的目標和打球的初衷,又能克服傷痛,那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呢?所以我相信飛人現在的停飛只是為了下一次飛得更高更遠的準備罷了


 


我一直這樣相信著,也相信他會再一次證明給我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