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天兩夜的行程到最後一天了,這天我們捨香火鼎盛的黃大仙廟
來到清幽的志蓮淨苑,南蓮園池就在隔壁,兩個都是仿唐的園林
志蓮淨苑在地鐵鑽石山站,走路就可以到
往門口的路上都有裝飾
在摩天大樓中有這樣的綠意真的蠻不錯的
不知不覺來到西門,從西門進入
一跨進門豁然開朗,一座精緻的寺廟出現眼前
彷彿回到了唐代
還有一個荷花池
紅蜻蜓停在池畔的出水口上
以經過了季節,蓮花並未開滿
天王殿
關於建築的特點,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志蓮淨苑以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北壁「西方淨土變」圖作為規劃藍本,更仿傚「觀無量壽經變」的佛寺設計,以中軸線為主體布局,呈現對稱、均衡的唐代建築風格。小部份的建築手法亦採日本「和樣」形式[1]。全棟建築物完全以檜木打造,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手造木構建築群。[2]「西方淨土變」又稱「阿彌陀經變」,估計是敦煌石窟最早出現的經變之一,所謂「經變」,即是把佛經的內容「變」成圖畫,甚至雕塑的尊像,「西方淨土變」就是以圖畫來描述西方極樂世界。
在外盤桓了一陣子,進入佛殿參拜,真是佛門淨地
香港的公園都有這個特色,摩天大樓就矗立在建築頭上
柱子上都有簡介
以下是維基百科對於大雄殿的介紹
大雄殿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為藍本,縮七間為五間,並使用推山延長正脊,單檐廡殿頂上施金鴟尾。斗拱鋪作與佛光寺幾乎全同,不同在補間加添了斗子蜀柱於闌額上承第一層枋,枋間不用散斗。柱頭鋪作為雙抄雙下昂七鋪作令拱替木出耍頭,第二跳計心承泥道拱慢拱,扶壁用泥道拱慢拱合兩組。補間為蜀柱承枋,出兩跳,第一跳承駝峰,第二跳承令拱耍頭。心間及兩稍間開板門,兩盡間為直欞窗。
這個不知道是香爐還是燈座
樹木也修剪的很整齊
這是旁邊的圖書館,志蓮淨苑其實是一個事業群,有養老、文化等事業
離開志蓮淨苑,我們到旁邊的南蓮園池
雖然也是仿唐建築,但我覺得南聯園池雕琢太過,反而有點假
像這個顏色就有點突兀,也太新了,與整園的古風不符
裡面還有石頭園
各種形色特異的石頭
還有喝茶小聚的地方
這是志蓮素齋,本來要進去吃飯的,但是說要訂位才能吃
所以只好錯過啦
外面還有水車打水,在裡面吃飯別有情趣
連涼亭都金碧輝煌
說是園池,當然也有池塘啦
不管什麼角度都好漂亮
這裡面有展覽,不過要收門票,好像是水晶展
這樣精緻的園林作為旅程的終點,真是完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