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錦賽之後,籃球的重頭戲就是美錦賽了
自從發現了Kobe的好,我也開始看了幾場,美國隊雖然毫無意外的獲得冠軍跟奧運資格
可是他們的球賽好像缺了些什麼?
就是內線!!
我曾經說過我喜歡「飛」的感覺,所以我欣賞的球星及球技,都是飛人級的身手,神鬼之切入、無敵大轉身、滯空挺腰狂拉竿
看他們腳步凌空飛躍,縱橫全場,虎虎生風
而姚明那一類的移動長城動作基本呆板,靠身高硬吃籃下,總覺得就是一整個無聊,但是貨真價實的籃球比賽不是華麗的個人動作就能得手,還是需要有人鎮守禁區當大柱子喝阻敵隊,或在籃下運用身高優勢得分
看美國隊的進攻有控衛Kidd控制節奏,不論是甜瓜、King詹還是Kobe進攻都超有效率,但是禁區高度及內線球員的防守進攻,都是乏善可陳,美國隊非常倚賴個人單打切傳、要不然就是導球導出空檔砍外線中距離,不過奧運如果還這樣打,那麼對上防守更兇更強悍的歐洲球隊,真是岌岌可危啊!
不過再怎麼樣,一路看到海峽盃,不禁要對國內籃球掬一把同情之淚。
海峽盃是中國CBA的某兩隊,和我們SBL的冠亞軍對打,第一天比賽,中國那兩隻客隊(還不是CBA前幾名的),把我們上一季的冠亞軍打的抬不起頭來
不論是積極度、戰術執行還是個人動作,我們跟對岸都有很大差距,雖然有人說,這只是邀請賽,而且達欣陣容不完整,可是這不是也是陳年藉口,任何等級的球賽,我們似乎都有話說。
看過美錦、亞錦再看海峽盃,等級每況愈下,到最後我都懷疑,真正的籃球賽打起來到底該是什麼樣子,同樣一顆球,有人打起來讓人目瞪口呆刺激到不想起身上廁所,有人卻可以打到昏昏欲睡,讓人想關電視
這就是人生啊!!登泰山而小天下,第一次我有了這種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